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發表人 內容
查看: 2188|引用: 1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消逝中的澎湖 [複製鏈接]

Rank: 2Rank: 2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2-3 14:01: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澎湖不一樣了
這是我離家20年之後返回家鄉的第一個印象
不一樣,不是指脫胎換骨
是指,澎湖文化、環境在消逝中


好文分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
發表於 2012-12-3 15:44:41 |只看該作者
時代進步
文化更替也是常態
成熟的社會並不見得是很多嘆息者
而是要多些開創者
文史工作者或者文化批評人士
應努力讓角色不是在幫褪去的文化寫輓歌
是新局開創的實踐者
用不同的視野與格局跟融古貫今
嘆息文化沒落之餘
能轉身成為重要的文化推手

觀察台灣文化工作二十年
實在覺得太多倡議者卻鮮少行動者
如果有百分之10的文化評論家投入實踐工作
提出好的計畫病付諸行動
很多文化保存與發揚工作會更有可看性
台灣又是一個偽善的社會
導致正義的議論最討喜也最多人喜歡做
卻鮮少人走遠見地實踐加路線
因為人民也沒智慧看那麼遠
澎湖諸多文化沒落必然
因為實踐家少而評論家多
雖沒有對錯但總是倒出個結局
就是務實這兩個字越來越遠
空論越來越響
澎湖諸多危機可能連高中生也可以作文一大篇出來
但能提出解決方法的呢?
這需要教育與社會一起去培養這樣的人才
培養文化界的賈伯斯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3#
發表於 2012-12-3 16:24:49 |只看該作者
何謂文化?各地的世界總會隨著時間有些許的改變,改變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一種自然現象.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Rank: 2

潛水達人

4#
發表於 2012-12-3 19:32:48 |只看該作者
文化就是生活

澎湖文化或台灣各地的文化並非消逝 僅僅是現代人的生活不同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Rank: 2

5#
發表於 2012-12-4 08:42:15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k2k2 於 2012-12-4 09:02 編輯

就聊聊澎湖的文化
澎湖喔

澎湖,海島
先民大都以捕漁,農業為生
近代,捕魚不再是在澎湖生存的主要行業,相關行業,逐漸淡出
農業亦是,觀察澎湖農地,閒置者多,待價估售者更多
這一些也許可以解釋成生活的型態改變
生活的文化改變了

咱們的下一代對自己澎湖這個海島認識多少?
海島的特性又認識多少?潮間帶認識多少?
對海島文化,認識多少?
問問咱們下一代?

海島又不一定要捕魚,觀光也行啊?對不?
我知道你想這麼說!

觀光也不錯,我不反對觀光產業
只是,把觀光產業當成澎湖的唯一,就不好
有限的資源,全都少數把持
這是題外話,無意惹爭議
單純討論澎湖的文化

文化,僅僅限於對生活的認知一樣嗎?

澎湖的廟宇文化
官方支持下,廟宇文化出現傳承和轉變
雖然不是很讚同用金錢來吸引廟宇文化的進行
但是,也只能如此才能提高參與率
只是,廟宇文化因近代生活的轉變改變還是因為人的信仰改變而使廟宇文化改變?
或是其他因素的影響?
澎湖的廟宇說是迷信說是信仰都行
但,它是澎湖海島文化的產物
是生活改變而使廟宇文化傳承變困難?
舉例:
某廟會活動:
某主事者感嘆:都找不到社區裡的年輕人來幫忙,和以前比起來,現代的年輕人都不願出來為鄉里盡點心力
某人問:可以叫你兒子啊!找你兒子來,你兒子呢?
某主事者連忙回說:不行!不行!不能找他,他要唸書

廟宇文化僅僅是宗教信仰嗎?
廟宇文化中我們除了宗教信仰之外,沒有別的要傳或是教給下一代嗎?
我們在失去的是什麼?

環境,澎湖的環境
說三樣事,簡易可明瞭
1.中國鱟,學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英文名:Horsefoot, Horseshoe crab, King crab,俗名:馬蹄蟹,俗稱:鴛鴦魚、夫妻魚

 這東西哪去了?

2.山水沙灘,流失中

 為啥砂會不見了?

3.鎖港定置網

 一定近30年,附近沿海洄游魚有沒有減少?會不會影響該地區的沿海食物鏈?
 很明顯的,鎖港附近的巨物,減少甚至不再出見


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一些,我們真的使不上力
能使上力的,只有選票
然而除了政治之外,在生活之中,我們能為下一代保留、教導、傳承些什麼?
是只有唸書是唯一?
還是利用機會教導,團體活動的重要及社區意識的建立重要?
哪一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6#
發表於 2012-12-4 09:02:38 |只看該作者
k2k2 發表於 2012-12-4 08:42
就聊聊澎湖的文化
澎湖喔

其實這些問題已經被探討了幾十年
都是好問題呢
但這個國家這個社會
缺的是實踐家去改變這些問題
或提出規劃足以改變這些問題
我想這遠比這些問題本身更叫人焦慮
我還是覺得
要解決澎湖諸多問題
或台灣社會諸多問題
需要10個人提出問題
90個人下去解決問題
而不是90個人提出問題
10個人再解決問題
這就是我越來越大的感觸
但培養解決問題的人才
需要教育與社會環境去造就
不是一朝一夕可及
那就意味著要放20至50年的光景重新打造國民素質
不然根不換
問題永遠都會存在
每個世代都會有人站在感慨的那一方
但少了提得出方法與解決方法的這一方
K兄提的問題都是問題
於是我更想知道誰有能力提出對策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7#
發表於 2012-12-4 14:46:50 |只看該作者
照K2K2這樣說,我認為這世界上不該有人類的存在,因為人類只會破壞地球生態(難道不是嗎?)人類並不會為地球生態帶來更好得改變,因為自然才是美!你要"鱟"嗎?你要"沙灘"嗎?可以,先讓地球上的人類消失,所有的自然生態就會正常!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Rank: 2

8#
發表於 2012-12-4 15:47:09 |只看該作者
a90400001 發表於 2012-12-4 14:46
照K2K2這樣說,我認為這世界上不該有人類的存在,因為人類只會破壞地球生態(難道不是嗎?)人類並不會為地球生 ...

澎湖的鱟的絕跡是在地球的澎湖人做的事
山水沙灘的流失也是在地球的澎湖人做的事
如果可以讓人類消失在這個地球上以挽救生態,這當然是個好法子
問題是,能讓地球的人類消失嗎?
人類是否消失與生態是否得以維持不一定存在必然的關連性
人類也可以和生態共存
問題是在於人類願不願意

給你個功課
去查查大陸的黃魚為什幾乎滅絕
以往可以用踩魚背過江來形容魚量,而現在為何幾乎滅絕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Rank: 2

9#
發表於 2012-12-4 15:58:08 |只看該作者
本文章最後由 k2k2 於 2012-12-4 16:09 編輯
一筆 發表於 2012-12-4 09:02
其實這些問題已經被探討了幾十年
都是好問題呢
但這個國家這個社會


一筆大
教育的確是個好法子
但好法子的源頭是要有一本好的教科書
問題是在於這一本教科書目前是鄉愿的、理盲的、無知的、甚至是合上的
把這個世代的問題丟給下一個世代來解決,恐怕會緩不濟急
上個世代不也把鱟的問題丟給咱們這個世代來處理了?
結果鱟去哪兒了?
咱們這個世代為鱟做了啥事?
我們幫牠建了個新家,行政院種苗繁殖場
牠只能活在那裡
無法存活在原本的出生地----澎湖
是咱們這個世代良知進化才會花費鉅資幫鱟建新家?
答案是:牠的血液可以為人類帶來財富
良知,一斤多少錢?

你問我有什麼好法子
好法子,我想不出來
我只努力想打開這本教科書

套句「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成員妖西一段令人省思的一段話:「我們會輸,但我們一定要贏;一個是事實,一個是意志。」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10#
發表於 2012-12-4 16:30:02 |只看該作者
或許說,貪心的人類才是錯,天底下有多少貪婪的人,因為少數的利益者損害多數人權益及生態的平衡.我們真的要好好抵制這些人,用正確的觀念教育下一代,作人要誠實,不可貪心.
我的名言:凡事都要牽扯到利益者必失敗!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11#
發表於 2012-12-4 16:50:15 |只看該作者
有建設就會有破壞
為了反對而反對
永遠不會進步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Rank: 2

12#
發表於 2012-12-18 08:22:58 |只看該作者
虛偽和無恥,正是目前掌權的這個世代最貼切的形容詞

教育咱們下一代的教科書

第一章:滾吧!虛偽和無恥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版權聲明|聯絡一筆站長|網站服務|合作提案|關於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網站成長史|

請尊重本站著作權規範,著作權保護說明;有任何意見歡迎寫信給一筆站長

copyright (c) 2011 沿著菊島旅行.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PT-design & K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