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自助旅行論壇

 
發表人 內容
查看: 1015|引用: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澎湖燒錢造神 民團憂島不像島 [複製鏈接]

Rank: 2Rank: 2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28 10:05: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澎湖燒錢造神 民團憂島不像島


立報╱呂苡榕 2011-12-27 22:02
討論 (+)調整字級: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澎湖大倉島媽祖文化園區預算,日前在澎湖縣議會中有條件通過,總共5億5千萬建設經費,101年度先行編列2.億5千萬,102年度工程經費傾向爭取中央部會預算及募捐,能否成案尚待觀察。

近年澎湖縣政府不斷爭取大型建設,當地民間團體憂心,澎湖已有夠多蚊子館,大量舉債建設,恐怕會擠壓更實際的需求。而大型建設是否符合澎湖人內心的發展遠景,民間團體認為需要更多討論。

大倉島位於馬公本島3公里,地處澎湖灣的中心,面積18.4公頃,實際居住人口約80人。海洋公民基金會召集人吳雙澤說,大倉島人口結構以老人和外籍配偶為主,年輕勞動力不足30人,經濟活動則以傳統漁業和旅遊業為主,由於大倉島有寬廣的潮間帶,發展生態旅遊頗具潛力。

吳雙澤表示,澎湖有許多類似大倉島這樣人口外移嚴重、經濟活動停滯的小島,這現象突顯政府整體發展缺乏規劃。但縣府總以大型開發來彌補,以大倉島的媽祖文化園區為例,占地4公頃,將近大倉島的1/4,一旦開發完成,大倉將成為佛像島,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大型開發非解藥

從馬公本島前往大倉島的港口,因為道路狹窄,不利遊覽車進入,因此澎湖縣政府規劃了4條路線進入大倉,從白沙、西嶼都可以前往,但是這樣的路線規劃根本違反旅遊行程。吳雙澤說,澎湖縣政府沒有和觀光業者討論,了解如何規劃才有發展潛力,未來即使開發完成,恐怕帶動觀光的效果不如縣府預期。

大倉島上目前有一座去年廢校的國小,校舍還保持完整,但因地處文化園區中央,將會因開發案而被剷平。吳雙澤擔心,一旦沒了學校,當地怎麼還會有年輕人?這樣的發展結果,大倉島民是否有深入思考?

「類似大倉的離島,包括東嶼坪、西嶼坪,面臨的是相當複雜的問題,教育、醫療和人口結構,都需要更全面的關注。」吳雙澤說,離島交通相當不便,接連廢校,顯示出政府對離島發展呈現放棄心態。目前政府將離島困境簡化成缺乏發展,丟出一個開發案,就以為能解決問題,沒有思考離島的特色、永續發展。

吳雙澤表示,這些離島都保有自然資源,如何利用天然資源轉型成生態島,並將當地特色塑造成本身的亮點,是另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式。「大倉一旦開發了媽祖文化園區,它本身的發展也將受到限制,破壞原有的東西,換上新圖騰,成為另一個島,居民原本的生命經驗也將跟著消失。」

錢沒花在刀口上

另方面,媽祖文化園區的開發要先花掉2億5千萬預算,吳雙澤擔心會排擠其他建設經費。「如果把錢投資在文化園區上,那教育、醫療等面東西還做不做?」

現在許多離島逐步廢校,而學校多聘請代課老師,吳雙澤表示,民間團體進行學生課後輔導時發現,學生回家後缺乏照顧、自我認同感偏低,都是澎湖學童普遍的問題;醫療則缺乏許多科別的醫生,遇到緊急醫療事件就只能後送到高雄榮總或長庚,但後送一次要1個半小時,花掉2、30萬。

吳雙澤直言:「離島建設基金這麼多,為什麼不把錢花在實際的地方,完善整個教育和醫療環境,提供好條件,吸引更多人才來澎湖,為澎湖提供更實際的需求。」

吳雙澤指出,澎湖有許多蚊子館,都沒有好好經營管理,又增加新園區,管理人力投入新建設,舊建設更缺乏人力維護,在人力資源上也形成另一種排擠效應。

由於媽祖文化園區仍在中期規劃階段,且議會要求縣政府必須召開全縣公聽會,吳雙澤表示,民間團體將積極與民眾溝通,透過公聽會,讓澎湖人一起思考未來。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版權聲明|聯絡一筆站長|網站服務|合作提案|關於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網站成長史|

請尊重本站著作權規範,著作權保護說明;有任何意見歡迎寫信給一筆站長

copyright (c) 2011 沿著菊島旅行.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PT-design & K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