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嶼西台仿古砲 完成安裝

  (記者蘇文章報導)由縣政府依照原始資料1:1打造的四座仿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目前已安置完成,未來遊客前往西台古堡參觀,不必再憑空想像古砲模樣。

  本縣位處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航海交通要道,為台灣防務的前哨,極具軍事價值,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海防重地,自17世紀起,便躍入世紀歷史的舞台。

  其中西台古堡為重要的海防基地,但當年由清政府斥資打造的四座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下落不明,讓古堡僅剩建築硬體及砲台,許多遊客進入參觀,只能靠導遊的解說憑空想像,無法深刻的體會當年古堡的軍事魅力。

  多年來有不少遊客反映,抱怨古堡裡無砲可欣賞,西嶼鄉選出的縣議員許月里、李添進議員及西嶼鄉長楊石龍等也提出建議,爭取縣府規劃讓古炮重現,讓古堡參觀價值提昇。

  縣府為此著手規劃考證,尋找現有的原始資料與文獻,透過歷史場景重塑方式,得到文建會、楊仁江、陳英俊、高啟進等文史專家指導顧問,以澎湖的防衛史為背景,仿製四座鋼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重塑劉銘傳時期最大、最壯觀的火砲,四座古炮口徑分別為6吋、10吋及12吋,四座古炮均為1:1尺寸,除了材質改進與無法真正射擊外,其他均與原砲無異。

  古砲日前進行安座儀式後,隨即趕工組裝,目前已經完成安置,重現清朝時期西嶼砲臺的文化風采。

  旅遊局表示,透過仿製實際尺寸大砲的展示,彰顯西台古堡的歷史意義,讓參訪的遊客感受當時澎湖海防軍備實力,並藉由導遊生動的解說,深化旅遊內涵,藉以吸引更多對歷史文化有興趣的遊客參訪,提昇本縣觀光效益。

  阿姆斯托朗後膛起源於西元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期間,阿姆斯托朗有感於英軍在戰場上使用之火砲操作過於不便,因而構思設計較機動性的火砲供英軍使用。

  阿姆斯托朗後膛鋼砲首次製造於西元1855年,由英國Woolwich的Elswick Ordnance Company 和The Royal Arsenal兵工廠所製造。其特點為層層套箍方式製成的砲身,採用新型閉鎖裝置的後膛砲,利用熱漲冷縮原理,使其可以承受較大的膛壓,火砲射程更遠。

  西元1880年威廉.喬治.阿姆斯托朗先生發明了後膛砲斷隔螺栓砲閂,此一發明提供了現代火砲快速裝填和發射穩定的機制,使「後膛砲」從此成為戰場上的主流。

記者:蘇文章報導 / 2009/10/06 15:00:00

資料來源:澎湖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