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生活博物館 打造歷史文化新空間

  ︻前言︼澎湖縣擁有九十多個島嶼,如同珍珠列島排列,蘊藏者豐富的文化資產、島嶼人文特色,為此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引頸企盼有座特屬澎湖風味與人文內容的博物館,在中央與地方的爭取下,澎湖生活博物館因而產生。因此經過多年規劃、設計建築,即將完工,縣府並將該館的定位與屬性規範如下:︵一︶澎湖生活博物館是以澎湖在地人的生活、情感及認同為依歸,深具澎湖地方特色的博物館。︵二︶澎湖生活博物館是建構澎湖縣博物館群網絡的核心館。︵三︶澎湖生活博物館的蒐藏、展示、詮釋、研究、教育推廣活動、資訊與傳播,是連結大眾的生活,活用再開發。︵四︶澎湖生活博物館是一座社區的博物館、生態的博物館、親和性的博物館。

﹁澎壺﹂公共藝術品設置創作理念

  澎壺︱澎湖,﹁澎壺︱風如茶﹂作為澎湖生活博物館公共藝術公開徵選優勝創作的名稱,除取﹁澎湖﹂之諧音外,亦含括了澎湖群島的重要自然元素和加入人文的多采多姿,引導民眾、遊客共同思考自然要素的角色及對澎湖人常民生活的影響,用來彰顯﹁澎湖生活博物館﹂的功能與角色。

  在澎湖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是澎湖夏天最鮮明的意象,那﹁東北季風﹂盛行的冬季,可能會是大部分澎湖人覺得最無奈的季節。可是四季輪迴的澎湖,不論是炙熱的夏天,凜冽的冬天,節氣推動著海洋的運行,讓海洋得以生生不息的律動來回應人類不斷的擾動,自然的形成循環,在自然與人類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位置。澎湖的東北季風一直以來被視為澎湖發展的障礙,很多人努力的思考著如何化解這股阻力為助力,想將東北季風變成加分的資源,但其實﹁風﹂就已經是了。澎湖人為了在海洋和東北季風的國度裡生活,砌建起一棟棟的老古石屋,形成一個個漁村聚落,蜂巢田、石敢當等,東北季風的影響早已融入常民生活中,成為我們生活的要素,而獨特的社區風貌,散發出的魅力,正是澎湖人可以引以為傲,向世人大聲介紹風的故鄉。我們應該嚐試由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東北季風對澎湖的意義,事實上這也是澎湖人對自身與環境之間再思考的過程。

  ﹁澎壺﹂該件作品將東北季風、玄武岩、海洋以及澎湖人文特色變為公共藝術創作的元素,以過去一般百姓家裡用的大茶壺為主要造型,這是一個常民的象徵,也是容易被我們所忽略的生活物件。但一個大茶壺,以茶待客,恰也反應了做為海洋子民好客、樂觀的個性,也呼應了澎湖生活博物館所需具備的地方性格及內蘊之精神。茶壺上嵌滿了空透的彩繪碗,在冬天時承接了呼呼的北風,又名﹁接風碗﹂,承接引導了大自然的力量,蘊釀形成澎湖人的行動力。接風碗透過該案之民眾參與方式,由澎湖的學童及居民參與製作而形成人文色彩的表徵,壺面上的接風碗具備多重意涵,既象徵了澎湖人與風互動的基本調性,學童的參與其實也期待著澎湖孩子未來將有更好的御風能力,可以為澎湖創造出更獨特與自然友善的故鄉;另一方面接風碗也有為來往的遊子、旅人們接風洗塵之意。

  ﹁接風碗﹂引入壺體內的北風會壺體內產生鳴響聲,有如浪潮之衝擊、激盪,像是長久以來澎湖群島孕育了澎湖人獨特的生活樣貌。而由壺嘴汩汨流出的,就是如茶般的苦、澀、醇、香、甘等諸多滋味,等待民眾、遊人的品嚐體驗澎湖人生活,而這一些將在生活物館中一一呈現。在茶壺底座周圍以及每個接風碗將安裝藍色燈光,當夜晚亮起時,猶如海上明珠,那就是︱澎湖。

  文化局長曾慧香表示,面對全球化的衝擊,重新審視本土文化的內涵,再生產出新的意義,將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地方社區能否站穩灘頭的重要工作,而由記憶、典藏與生活中開始,我們用更積極的作為,來回應這樣的浪潮,不被淹沒。希望以該件公共藝術作品的呈現,做為澎湖生活博物館與社區群眾對話的窗口,同時與民眾共同思考澎湖社群的未來。 該件作品位在澎湖生活博物館南面廣場全貌完工,民眾經過均可看見,不同的意象﹁澎壺﹂。

  曾局長說,澎湖生活博物館外觀意象的具體呈現與大家分享一個屬於澎湖人立體的生活情境。由﹃馬背﹄曲線的烙印留下來,﹃眾星﹄爬上馬背屋頂,象徵﹃飄揚的風﹄和﹃襲捲的浪﹄澎湖人在極富挑戰性,地上4層、地下1層之博物館建築。 曾局長指出,內部未來展示以海洋澎湖、歷史風華、天佑吾土及民俗與生活。長遠目標希望以公法人組織為營運架構,配合募款、離島基金投融資計畫、縣年度補助款等方式完成營運基金之籌措,並以專業博物館方式營運,達成本館﹁社會文化教育﹂、﹁文化資產保存﹂、﹁文化觀光休閒﹂等設館目標。

  澎湖生活博物館從前縣長賴峰偉手裡動土,並強調將以生活、文化、地方史及生態為核心,並結合現代博物館展示、典藏、研究、推廣及社會教育各種功能,促成文化資產保存、及地方產業發展,大家視目以待。 莊惠惠報導

資料來源:澎湖日報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