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雍正年間,馬公市區尚未建城,居民不多,地名叫做「媽宮社」(以媽祖廟為地名,閩南話「廟」叫做「宮」)。「社」中只有三個聚落,聚落地名叫做「甲」,如目前的「東甲」(啟明里一帶),「南甲」(中央里一帶)「北甲」(長安里一帶)。

  這「三甲」目前還遺留的古蹟主要是廟,如「東甲宮」(啟明里北極殿),「南甲宮」(復興里海靈殿),「北甲宮」(長安里北辰宮)。

  「三甲」,大多已被遺忘,但先民生活文化目前七、八十歲的馬公市區高齡居民卻還記得的一句俗話:「東甲好筆尾,南甲好櫓尾,北甲好龜粿」。

  這是說明當年「東甲」居民多是讀書人,「南甲」居民多是船家以捕魚及擺渡為業(櫓,是船漿),「北甲」居民多是做糕的師傅(龜粿是閩南話,解讀成國語便是做餅糕的好手)。

  光緒十三年營造「媽宮城」時,由於「南甲」靠近海邊,而當年來往大陸、台灣本島的商船都在「南甲」海邊靠岸,因此「南甲」就成為「媽宮社」的唯一熱鬧市肆,一直到光復前後還是馬公市區繁榮地段。

  必須加以說明的是,古代的「南甲」是包括目前中央里一帶,因此,當年天后宮周邊有一市七街。

  一市是天后宮前廣場的菜市場。七街是:左營街、大井街、倉前街、左營直街、左營橫街、渡頭街、海邊街。這七條街約一百戶左右商家。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