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名之旅Part45 樵歌 太武 

  在古代,凡是用「武」這個字做地名,不是軍事地區就是戰場,像「林投澳(鄉)太武社」(今湖西鄉太武村),在中日戰爭爆發時,就是個大戰場。

  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朝廷大學士李鴻章與日本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之前,日軍曾先登陸澎湖,在「太武社」與清朝駐軍打過一仗,當時學術界知名人物胡適博士的父親胡傳,在台東卑南任「知州」,胡知州也曾奉命率領兩個營的兵馬,準備趕到澎湖支援「太武社」戰役,但結果沒來,因為馬關條約已經簽訂,台灣及澎湖割讓給日本了。

  日軍自良文港(今湖西鄉龍門村)登陸後,所以直撲「太武社」,不是要攻占「太武社」,而是要搶救「大城」(今拱北山),因為清軍曾在「大城」部署砲兵及二十多營的兵馬,日軍認為如能搶先攻占澎湖最高坡度(大城),清軍將因而不戰而敗。

  當年日軍登陸澎湖時,曾使用「鐵牌車」(坦克車)打頭陣,日本步兵即跟在「鐵牌車」後面,先佔領「太武社」,並以「太武社」民宅為掩護,向「大城」發砲攻擊。

  「大城」上的清軍雖然也發砲還擊,但打不過日軍的鐵牌車而節節敗退,太武這個地名是否由此而來,文獻上沒有記載。


資料來源:澎湖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