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市嵵裡里,明朝時代叫做「嵵內」,清朝時代稱為「嵵裡澳嵵裡社」,光復後仍沿用舊名,叫「嵵裡里」。

  據「台灣府志」記載,明朝時代船舶來往台灣海峽時,常在「嵵內」停泊:「今之往來船隻,必以澎湖為關津,從西嶼頭人或寄泊嵵內或媽宮港…」。

  明朝永曆十五年(公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登陸澎湖時,途經途嵵裡里,稱為「嵵內嶼」(見「隨征實錄」)。

  明朝叫做「嵵內」,清朝改為「嵵裡」,實際上是「嵵內」與「嵵裡」意義相同。

  清朝時代所以稱為「嵵裡澳嵵裡社」,是因為「澳」是個區域行政單位,類似現在的鄉,「澳衙門」(類似現在的鄉公所)就設在嵵裡里,如用現代話形容,「嵵裡澳嵵裡社」就是「嵵裡鄉嵵裡村」。

  先民取名叫「嵵內」、「嵵裡」,顯然是以嵵裡里附近的地形作根據。

  在嵵裡里村落外面,有一座「紗帽山」,「紗帽山」左右各有一座較低的小山,右邊那一座叫做「紗帽匙」,左邊這一座叫做「帽匙山」。

  「紗帽」,是古代官員戴的帽子,「紗帽匙」是閩南話,意指冠耳(紗帽左右兩邊像湯匙形狀的帽耳),「匙」與「嵵」諧音,是嵵裡里村落,剛好位在紗帽山內側因而得名。總之,就是說村落位在「紗帽匙」(紗帽冠耳)的裡面(筆者外祖父吳清江先生口述)。

  嵵裡里先民所以取紗帽「匙」(紗帽冠耳)為地名,由於先民相信堪輿學(風水),村落處在兩「匙」(兩個紗帽冠耳)下面,象徵村落有人會做大官,是個非常好的地名。

  士、農、工商,是古代社會規劃的人類生涯排行榜,「士」(就是做官)排在最前面,先民都以做官為榮,因此許多人汲汲於功名,謀得一官半職即可光耀門庭,因此,「匙」(嵵)即冠耳為地名,頗合嵵裡里先民的生涯理想。

  民國三十四年光復時,嵵裡里與井垵里合為一里,叫做「嵵垵里」,民國四十年由於實施地方自治,才分開來,叫做「嵵裡里」。

資料來源:澎湖逍遙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