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s:台灣念真情之尋找台灣角落:澎湖-望安鄉東吉人回鄉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Title::legalChars()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8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Strict Standards: Non-static method MagicWord::get() should not be called statically, assuming $this from incompatible context in /var/www/html/mediawiki/includes/Parser.php on line 1952
From PHSea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Revision as of 03:49, 25 September 2006
Smilelong (Talk | contribs)
台灣念真情之尋找台灣角落:澎湖-望安鄉東吉人回鄉 moved to Spots:台灣念真情之尋找台灣角落:澎湖-望安鄉東吉人回鄉
← Previous diff
Revision as of 02:51, 30 September 2006
Smilelong (Talk | contribs)

Next diff →
Line 20: Line 20:
  而這一趟返鄉之行,對在東吉度過大半輩子的人,回鄉尋找的除了信仰、友情之外,更是生活的記憶。對年輕一輩來說,至少能重溫青春的年華,或者藍天大海的自在。至於生於台灣,長在台灣的最小一代,那就把它當成暑假的一次海外旅行吧!能回家,真好!   而這一趟返鄉之行,對在東吉度過大半輩子的人,回鄉尋找的除了信仰、友情之外,更是生活的記憶。對年輕一輩來說,至少能重溫青春的年華,或者藍天大海的自在。至於生於台灣,長在台灣的最小一代,那就把它當成暑假的一次海外旅行吧!能回家,真好!
 +
 +  上午八點半,所有船隻集合完畢。或許去年返鄉自救的時候是冬天,十級強風之下,許多人,特別是沒有經過風浪的下一代,幾乎連膽汁都吐出來了。為了預防,但也怕老一輩的嘲弄。許多人在上船之前,只好躲在一邊偷吃暈船藥。
 +
 +  六百三十二人要回到一個只剩十二個人的小島,所需要準備的食衣住行以及娛樂等後勤補給品當然嚇人。聯誼會長說,要不是故意把返鄉日訂在禮拜三、四、五三天,人數一定會更恐怖。而這一切費用是由王爺的官邸啟明宮負擔的。不過為了特別跟王爺致謝,除了供品之外,他們還特別帶了一團康樂隊回去熱鬧。康樂隊的名字還特別選過,叫「好好好綜藝團」。他說:好好好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希望故鄉能夠越來越好;二是,套個棒球有關的術語,好好好連三好,表示把核廢料三振出局。不過經過工作人員在一旁細心的觀察,發現額外的意思是綜藝團有三個年輕、美麗的女子。
 +
 +  十點,警察一一點名,居民一一上船。點名的聲音襯著海潮聲,乍聽之下,好像王爺召喚,說:我認得你們啊!你們可都回來了!
 +
 +  四個小時的海行航程,或許是返鄉心切,也或許是暈船藥有效,我們看不到暈船的人,倒是我們工作人員倒成一片。後來有人說:到了!遠遠的看見東吉嶼了,奇怪的是,我們沒有聽見任何雀躍歡呼的聲音,反而是一片沉寂,一片安靜,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近鄉情怯」吧!
 +
 +  浪子返鄉,總該有人放個鞭炮表示歡迎。但島上只有十二人,於是先到的船,就在岸上放一放,歡迎後到的人。先到後到,反正都一樣是離鄉多年的遊子。
 +
 +  故鄉終於到了!託天之福,幾年不見,它並沒有多少改變。人們下船了,食衣住行育樂的東西也下船了!下船之後,最重要的事便是全員列隊,在同樣是東吉人的乩童帶領下,赴啟明宮叩見王爺,除了請安,更重要的是謝罪,說:這麼一年來,甚至多年來也都沒有回來上過香......。上過香,這一回可真的回家了!眾人扛著行李回到各種不同的家。
 +
 +  家,對東吉人來說有很多種。第一種是自己的家還在,只是多年沒住人,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費一番功夫清理、打掃。第二種是回家探親的人,房間,親人早已灑掃備妥,行李一放,家就在身邊了。第三種的家本來的家已經倒了、毀了、不見了,不過這些人都會從台灣帶回自己的家,一間才七百九十九塊。這麼便宜的「家」,其實就是一個可以隨搭隨拆的帳蓬。這樣的家,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好好挑一個好景觀,通常他們挑的都是可以開門見海的大廣場。第四種是家不見了,可是也沒有從台灣大家回來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借住島上公務員的房舍,像燈塔、氣象站、衛生所;港警所......。你或許從來沒
 +有想過警民真可以一家成這種樣子,警察在屋子的一角辦住民登記,而小孩子們就在一旁,公然聚賭,不!我是說他們公然打起撲克牌來。
 +
 +  六百多個人回來,最忙的就是警察。港警所有六個警察,五個專門管漁船,只有一個平常管十二個居民的雜事,而七月前,新遷入的這一百九十七戶人家,可得利用這三天一口氣辦完戶口查察。
 +
 +  有人說:人老了,房子老了。但才說完,卻又馬上動手收拾起來,似乎想把老的房子一下子恢復到以前的樣子,而才一轉眼,整個東吉竟然像電影場景的急速轉換,人們安適而優閒的休息著,好像從未離開過一樣。
 +
 +  三天假期之內,最忙的除了警察之外,非島上被稱為「東吉大飯店」的董事長劉美富莫屬,她說要在孤島上開飯店很簡單,只要準備泡麵、熱水,還有罐裝的冷飲就可以了。平常嚴肅的劉董,這幾天可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這三天的營業額比三年的總和還要多。
 +
 +  由於島上的大型交通工具,只有氣象站還有燈塔的兩輛鐵牛車,於是返鄉團帶來的後勤輜重,便全靠他們運輸。所以農曆七月十一日,東吉的午後,除了人聲之外,便只有鐵牛車的引擎聲響個不停。或許人多好辦事,下船之後,兩個小時不到,臨時廚房便已經陳設妥當。儘管是在小島上,總鋪師一樣照規矩準備十二道大菜,而所有七十張餐桌椅,全部是啟明宮的公物,完全不必勞累人抬桌抬椅。
 +
 +  至於綜藝團的舞台也裝了起來,招牌亮開,正好是「好好好」三個字。
 +
 +  天慢慢暗下來了,燈塔的燈亮了起來。東吉的晚天美麗得令人屏息。心想如果這是我的故鄉,我也會位為了保護它這樣的美景而奮戰到底。

Revision as of 02:51, 30 September 2006

  • 文章名稱:澎湖-望安鄉東吉人回鄉
  • 資料來源書:台灣念真情-這些地方這些人
  • 版權聲明:版權為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本網站只是將文章內容打出來。
  • 備註:感謝網友hyelim提供打字與提供電子檔。
  • 文章內文

  一九九七年中元節的前五天,台南的安平漁港忽然瀰漫著一種奇怪的氣氛。漁船上下的不是漁獲、漁具,而是各種生鮮食品,辦桌的材料,甚至還出現樂隊使用的鼓。不僅如此,連鍋子、宰好的豬都抬上來了,而上下的人似乎都特別興奮,我們彷彿連他們心跳的聲音都清晰的聽見。

  東吉聯誼會長陳清對先生說:「......因為我們上一代都是捕魚的,我們這邊的王爺很靈,大家賺得到錢,王爺很保佑我們的上一代,像高雄一些遠洋漁船,船長都是我們東吉人,......因為神明很保佑,保佑我們大家的子孫很有本事,大家都搬到台灣來住,就把王爺給忘了......。」

  所以,這群人可不是移民或者偷渡的人,他們是要回家普渡,要替一直護衛他們在台灣平安發展的王爺慶生。他們的家。在安平港三十二海浬外的澎湖望安鄉東吉嶼。

  丁丑年農曆七月十一日清晨,晴空萬里。外海雖然還稱不上波平如鏡,但對血液裏仍留著海水成分的東吉子民來說,這簡直是王爺保佑的絕佳好天氣。

  一大早,來自嘉南,甚至高雄各地的同鄉,便陸續抵達,扶老攜幼,三代同船。這會兒上船的除了人之外,還包括各式打掃用具、寢具、釣具、泳具、露營用具以及送給仍住在海島上面的親人們的禮物。人還沒到家,港口倒先成了敘舊的地方。畢竟有的是一年未見,有的甚至是好幾年沒見。船,還沒出海,東吉嶼昔日的情境,早已濃的化不開。或許是自己的故鄉早已成為廢墟,因此對這一大群多數至少離家十幾年以上的人,竟然還有故鄉可以回,島上還有十二個親友尊長可以找,還有自己敬重的神明可以依賴,除了羨慕,更多的是感動。

  東吉人回鄉普渡為王爺慶生的活動,今年已經是第七年了。令人感動的是人數有增無減,從一九九一的四、五十人到今年六百三十二人,返鄉漁船從六艘增加到今年九艘不夠,還得額外加上六艘機動竹筏。難怪,光上船名冊,就抄得兩位大哥手差點脫臼,說:出了校門到現在還不曾寫過這麼多字。

  今年人數暴增,其實是有原因的。照東吉聯誼會長陳清對的說法是,這要感謝台電,因為去年十月,台電把東吉嶼列為儲存核廢料預定地見報之後,全國東吉人當下南北大串連,成立反核自救會,組成船隊,返鄉抗爭。反核成功之後,大家覺得「自救」兩個字好像太政治了,於是改名為「東吉聯誼會」。這聯誼會是在實際上也成了全台灣唯一不在故鄉的村民大會。不過為了表示與故鄉共存亡,目前把戶籍遷回東吉的,已增加到三百零七人,總共一百九十七戶人家。這完全是海上子民的血性作風。

  而這一趟返鄉之行,對在東吉度過大半輩子的人,回鄉尋找的除了信仰、友情之外,更是生活的記憶。對年輕一輩來說,至少能重溫青春的年華,或者藍天大海的自在。至於生於台灣,長在台灣的最小一代,那就把它當成暑假的一次海外旅行吧!能回家,真好!

  上午八點半,所有船隻集合完畢。或許去年返鄉自救的時候是冬天,十級強風之下,許多人,特別是沒有經過風浪的下一代,幾乎連膽汁都吐出來了。為了預防,但也怕老一輩的嘲弄。許多人在上船之前,只好躲在一邊偷吃暈船藥。

  六百三十二人要回到一個只剩十二個人的小島,所需要準備的食衣住行以及娛樂等後勤補給品當然嚇人。聯誼會長說,要不是故意把返鄉日訂在禮拜三、四、五三天,人數一定會更恐怖。而這一切費用是由王爺的官邸啟明宮負擔的。不過為了特別跟王爺致謝,除了供品之外,他們還特別帶了一團康樂隊回去熱鬧。康樂隊的名字還特別選過,叫「好好好綜藝團」。他說:好好好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希望故鄉能夠越來越好;二是,套個棒球有關的術語,好好好連三好,表示把核廢料三振出局。不過經過工作人員在一旁細心的觀察,發現額外的意思是綜藝團有三個年輕、美麗的女子。

  十點,警察一一點名,居民一一上船。點名的聲音襯著海潮聲,乍聽之下,好像王爺召喚,說:我認得你們啊!你們可都回來了!

  四個小時的海行航程,或許是返鄉心切,也或許是暈船藥有效,我們看不到暈船的人,倒是我們工作人員倒成一片。後來有人說:到了!遠遠的看見東吉嶼了,奇怪的是,我們沒有聽見任何雀躍歡呼的聲音,反而是一片沉寂,一片安靜,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近鄉情怯」吧!

  浪子返鄉,總該有人放個鞭炮表示歡迎。但島上只有十二人,於是先到的船,就在岸上放一放,歡迎後到的人。先到後到,反正都一樣是離鄉多年的遊子。

  故鄉終於到了!託天之福,幾年不見,它並沒有多少改變。人們下船了,食衣住行育樂的東西也下船了!下船之後,最重要的事便是全員列隊,在同樣是東吉人的乩童帶領下,赴啟明宮叩見王爺,除了請安,更重要的是謝罪,說:這麼一年來,甚至多年來也都沒有回來上過香......。上過香,這一回可真的回家了!眾人扛著行李回到各種不同的家。

  家,對東吉人來說有很多種。第一種是自己的家還在,只是多年沒住人,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費一番功夫清理、打掃。第二種是回家探親的人,房間,親人早已灑掃備妥,行李一放,家就在身邊了。第三種的家本來的家已經倒了、毀了、不見了,不過這些人都會從台灣帶回自己的家,一間才七百九十九塊。這麼便宜的「家」,其實就是一個可以隨搭隨拆的帳蓬。這樣的家,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好好挑一個好景觀,通常他們挑的都是可以開門見海的大廣場。第四種是家不見了,可是也沒有從台灣大家回來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借住島上公務員的房舍,像燈塔、氣象站、衛生所;港警所......。你或許從來沒 有想過警民真可以一家成這種樣子,警察在屋子的一角辦住民登記,而小孩子們就在一旁,公然聚賭,不!我是說他們公然打起撲克牌來。

  六百多個人回來,最忙的就是警察。港警所有六個警察,五個專門管漁船,只有一個平常管十二個居民的雜事,而七月前,新遷入的這一百九十七戶人家,可得利用這三天一口氣辦完戶口查察。

  有人說:人老了,房子老了。但才說完,卻又馬上動手收拾起來,似乎想把老的房子一下子恢復到以前的樣子,而才一轉眼,整個東吉竟然像電影場景的急速轉換,人們安適而優閒的休息著,好像從未離開過一樣。

  三天假期之內,最忙的除了警察之外,非島上被稱為「東吉大飯店」的董事長劉美富莫屬,她說要在孤島上開飯店很簡單,只要準備泡麵、熱水,還有罐裝的冷飲就可以了。平常嚴肅的劉董,這幾天可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這三天的營業額比三年的總和還要多。

  由於島上的大型交通工具,只有氣象站還有燈塔的兩輛鐵牛車,於是返鄉團帶來的後勤輜重,便全靠他們運輸。所以農曆七月十一日,東吉的午後,除了人聲之外,便只有鐵牛車的引擎聲響個不停。或許人多好辦事,下船之後,兩個小時不到,臨時廚房便已經陳設妥當。儘管是在小島上,總鋪師一樣照規矩準備十二道大菜,而所有七十張餐桌椅,全部是啟明宮的公物,完全不必勞累人抬桌抬椅。

  至於綜藝團的舞台也裝了起來,招牌亮開,正好是「好好好」三個字。

  天慢慢暗下來了,燈塔的燈亮了起來。東吉的晚天美麗得令人屏息。心想如果這是我的故鄉,我也會位為了保護它這樣的美景而奮戰到底。